你的位置:首页>基层动态


基层动态
建网络、抓队伍、强服务:团长兴县委大力推进“网联工程”建设
发稿时间:2012年9月12日 浏览次数:2378
    今年以来,团长兴县委严格按照团省委“双网互动”基层团建模式创新试点工作要求,紧密结合团市委“网联工程”实施方案,积极采取建网络、抓队伍、强服务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强化基层组织形式、运行机制、动员模式等要素的创新和整合,在全县基层团组织范围内大力实施“青春网联圈”活动。现将前期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1.合理布局,建立科学化网格。按照尊重传统、便于服务的原则,充分考虑到属地管理、地理位置、青年分布特点、方便日常联系,有利于团组织服务职能延伸、便于开展项目服务等因素,科学合理划分网格。一是建立层级网络。全县层面上按照片区管理制度,共划分为8个一级网格,并建立“团县委常委分片管理机制”,由常委总负责,同时整合资源,延伸县直属青工系统团组织网格外延,根据城乡团组织结对共建方案,各县直属青工系统团组织分别联系各结对网格;每个一级网格内按乡镇(街道、园区)划分二级网格;各乡镇(街道、园区)根据实际情况、就近原则,划分若干个核心网格。二是细化核心网格。在规模较大的二级网格中,一般以就近原则划分,尽可能不打破村居行政区划,便于统一标准、统一服务,实现共同提高。在规模较小的二级网格中,充分考虑道青年需求实际情况,按照服务团队专业化划分网格,如划分青年就业创业网格、企业服务网格、志愿服务网格、爱心关爱网格等类别。三是力求“双网”覆盖。在科学划分网格的基础上,每一网格都开设QQ群、微博、手机网络互动平台等新媒体载体,便于网格内团员青年的日常联系、工作交流,通过“网络”与“网格”多重覆盖青年,“网上”与“网下”多方位影响青年,实现青年流动不脱网、思想不离网。
    2.狠抓落实,组建服务型团队。团员青年资源的实际状况、群众服务需求,按照保数量、高标准、重结构的原则,因地制宜成立相应的服务团队,确保网格内工作有人干、工作干得好、干得全。一是保数量原则。各网格努力探索并采取“1+X”模式,即成立1支专业化服务队伍,一般按照不少于10人的规模组建,按照网格内青年现实所需,开展X项服务项目,尽最大程度优化、强化服务力量。二是高标准原则。各级网格坚持每月召开团建联席会议和工作例会,将一个月以来通过实地走访收集到的青年心声诉求和看法建议,以及青年来访、来电、来函等所需要办理答复的问题进行一次梳理汇总和讨论研究,逐一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及时予以答复解决,并研究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年终,团县委通过走访、查看工作手册、听取汇报等形式,对全县各级网格进行评选,对工作推进扎实、活动成效显著、形成工作特色的“青春网联圈”给予表彰奖励。三是重结构原则。坚持选优配强原则,服务团队由各基层团干部、银行信贷员、业务骨干、创业青年以及大学生村官等组成,切实将不同类型的团员青年凝聚起来,吸收到服务团队中来,发挥好各层面的才能优势。
    3.稳步推进,实施高效性服务。一是项目化服务。网格服务团队通过上门走访、技能服务、电话联系等方式,征集青年群众在创业致富、医疗救助、社会保障、事务办理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切实帮助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服务团队实行项目化运作,主要包括思想引导、创业帮扶、文化学习、志愿服务、休闲娱乐以及社团建设等服务。各网格统一制作联系卡,公开项目服务团队成员的姓名、技能、联系方式等内容,方便群众联系。二是交叉式服务。根据青年实际所需,服务团队可提供自下而上的需求服务;也可按照网格内的大致情况,开展自上而下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送服务”活动。三是运用好簿册。团县委统一制作“青春网联圈”工作手册和走访手册下发到各级网格,将网格内团员青年的情况和实际需求登记在册,便于信息整理收集和日常管理查询,使服务信息的交流传达变得更加快捷、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