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基层动态


基层动态
蓝天民工子弟学校情暖校园 特殊关怀爱满长兴
发稿时间:2012年9月27日 浏览次数:2280
      昨日8点,刚走进蓝天民工子弟学校,我们就听见了朗朗的读书声在校园内回荡。在这所专门招收民工子女就学的民办学校,有一群需要更多关爱的孩子,在六(1)班的教室里,老师正站在讲台上给孩子们上语文课,坐在后排的一个小女孩正专心致志地做着笔记,黑黑的皮肤,瘦瘦小小,她叫黄爱(化名)

  这个来自贵州偏远山区黔西南的小女孩,3年前和弟弟一起跟随父亲来到了长兴。因为她的母亲在2008年就去世了,所以父亲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平时父亲都是在工地里做架子工,但这份工作也得看天吃饭,遇到下雨天就开不了工,每月工资不过一两千元。

  好在小黄爱从小就很懂事,一直以来都照顾着弟弟,每天早上六点半准时带着弟弟上学,放学后按时给弟弟做饭。这个文静的小女孩腼腆地说:爸爸的工作很辛苦,赚钱不容易。虽然有时候看到别的同学有漂亮的衣服和书包,我和弟弟也很想要,但我们不会要爸爸给我们买,我希望以后长大了给爸爸买好东西。

  学校在得知小黄爱家里的情况后时常帮助他们。沈丽慧老师是弟弟的班主任,平时对他们俩的照顾,让这两个单亲家庭的孩子,有了母爱的感觉。沈丽慧老师告诉我们:这两个孩子实在是太可怜了,刚来学校那会,大冬天里,他们都穿拖鞋上学,后来我问他们怎么回事,他们告诉我,家里没其它的鞋子穿,我听了后赶紧去给他们买了双鞋穿。

  小黄爱告诉我们,平时沈老师也总是拿她女儿的衣服给她穿,这份暖暖的心意让她更加喜欢这个学校。自从来到了长兴后,她觉得读书比过去方便多了,以前我在山里读书,每次去学校都要走一个多小时,因为要住校,去学校时要背着重重的米袋。而在这里,有校车可以接我和弟弟,中午还可以和同学一起在学校食堂里吃。说着,小黄爱脸色露出了开心地笑容。

  蓝天民工子弟学校的沈校长告诉我们,现在学校里像小黄爱一样的外来务工子弟总共有978人。因为考虑到有些家庭孩子比较多,孩子们的年龄也相差比较大,学校不仅在入学政策上放宽了许多,还特意开设了两个学前班。如果来我们学校报名时,要拿全六证,但如果实在拿不全,拿三证也可以,另外学校本身是小学,为了让这些孩子的家长可以安心工作,像有些家里有两三个孩子的,年龄相差比较大,我们就建议他们把不满7岁的孩子放在学前班里,这样他们接送也方便。像蓝天这样的民工子弟学校,在长兴的煤山镇五通村还有一所,就是利民小学,这两所学校为上千名的长兴民工子弟圆了读书梦。同时,每年到了入学季,县教育局为方便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入学,还在城区专门设立了报名点。而这一切都是为了共同谱写一首教育公平、社会和谐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