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基层动态


基层动态
长兴县包桥小学:“小候鸟”的幸福时刻
发稿时间:2012年9月27日 浏览次数:2339
      近日,包桥中心小学五(2)班的杨春福同学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日前,画溪街道团委给她送来了1000元“关爱外来民工子女”爱心慰问金,让她感受到了身在异乡的浓浓关爱之情。与她一起受助的还有该校六(1)班的胡红同学。
  杨春福来自于贵州省雷山县,苗族,从上一年级开始就在包桥小学就读,品学兼优,能力突出,不仅担任中队长,还是学校少先队副大队长,每学期都被评为全优生或三好学生。她和哥哥都在长兴上学,全靠父亲杨胜平一人在橡胶厂打工维持生活,家庭经济较为困难。画溪街道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尤其是知道了小春福不仅学习优秀,而且十分懂事,放学回家后总是帮忙操持家务,十分感动,决定给予资助。画溪街道团委书记谢立彬将资助款送到两位孩子的手上,鼓励她们要好好学习,长大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告诉她们有什么困难跟老师、跟街道团委讲,长兴人会把她们当做自己的亲人看待。当杨春福回到家把1000元钱交给爸爸时,憨厚朴实的杨胜平一再叮嘱小春福不要忘记长兴人的恩情,长大以后要报答社会。他还为孩子专门办了一张存折,说要“专款专用”,把这1000元钱全部用在杨春福的学习花费上。
  像杨春福这样的“小候鸟”,包桥中心小学还有很多,据了解,该校的外来务工子女占到该校学生总人数的44%。为切实关爱这些“小候鸟”,该校实施了多项举措,将关爱落到实处。该校不仅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开辟了“绿色通道”,而且所有符合条件的外来民工子女都随班就读,与本地义务教育对象享受同等待遇;学校根据有关政策加大对外来民工子女的关爱资助力度,为他们申请“营养餐”,联系帮扶对子,努力解决他们在学习、生活上的困难;创造条件让外来务工子女积极参加文体活动,很多孩子都成了班干部、大队干部和学校文体活动的积极分子;重视挖掘外来务工家庭在孩子教育上的先进典型,多渠道推广他们的成功经验……这些行之有效的举措让在该校就读的外来务工子女深深感受到了来自异乡的温暖,很多家长都因为孩子受到了较好的教育而放弃了到别处打工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