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基层动态


基层动态
百县千碗进学校,制作传统定胜糕
发稿时间:2024年12月17日 浏览次数:341

为提升青少年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理解,促进非遗文化传承,南浔经济开发区(东迁街道)团工委、志联会在南浔思进小学组织开展了一场“百县千碗进学校,传承制作定胜糕”活动,带领大家一同感受舌尖上的“浔味”。

活动开始,非遗馆的老师跟同学们详细介绍了非遗传统名点定胜糕的来源,传说是南宋时湖州百姓为韩世忠的韩家军出征鼓舞将士而特制的,糕上有“定胜”两字,后就被称“定胜糕”。定胜糕属于江浙糕点,其色泽淡红,松软香糯,带甜甜的豆沙味。在非遗馆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兴致勃勃地开始了手工制作之旅。 洗干净双手,将粘米粉,糯米粉和红曲粉搅拌均匀。接着,加入适量凉水,将糕粉搅拌成颗粒状,将颗粒状的粉团倒入筛中,用双手按压将糕粉过筛。这个步骤是整个定胜糕制作最关键也是最艰辛的过程。过筛后细腻的粉质决定了定胜糕最后细腻的口感。而过筛过程全程需要用手婆娑按压,是一个非常考验耐心的过程。过筛后的糕粉细腻均匀,呈漂亮的粉红色。同学们给模具中倒入一半的糕粉,放入红豆馅,再将剩余的高分全部倒入,将模具刮平整压紧。模具倒扣在笼屉上,小锤子在各个角落敲敲打打,双手垂直迅速抬起模具,排列整齐的定胜糕就呈现在眼前了。上屉13分钟后,热气腾腾的定胜糕出炉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蕴藏着传统文化最深的根源,反映了一个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具有重大的保存价值。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护一个民族的文化根脉。 同学们纷纷表示,作为小学生有机会接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和制作是非常荣幸和骄傲的事情,自己亲手制作的定胜糕也格外香甜。

开发区(东迁街道)团工委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唤起更多人对非遗文化的关注和热爱,并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保护工作贡献一份力量,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