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基层动态


基层动态
安吉团县委“四部曲”深入推进网联工程
发稿时间:2012年7月18日 浏览次数:2483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市工青妇工作会议和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工会、共青团、妇联工作的实施意见》(湖委〔2012〕9号)精神,根据团省委“双网互动”基层团建模式创新试点和团市委关于实施“网联工程”的要求,安吉团县委结合工作实际,在全市率先启动“网联工程”建设,在皈山乡试点开展,并以此为主题,承接了全市党建带团建现场会的承办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主要做法:
      1.合理划分网格,实现管理区域精细化。“网联工程”的基本环节是网格的划分。我县各级团组织依托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社会管理的“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按照尊重传统、便于服务、符合实际的原则,科学划分网格。网格设置既考虑到属地管理、地理位置等因素,又考虑到青年分布特点、方便日常联系,也考虑到有利于团组织服务职能延伸、便于开展项目服务等因素。网格的范围大小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划定,不搞一刀切,农村一般以行政村或相对集中居住区域为单位划分为一个网格;城镇一般以社区或居住小区为单位划分为一个网格;青年集聚较多的工业园区、工业功能区等也可划分为一个网格。确保网格内的企事业单位、非公企业、新社会组织、青年社团组织等都纳入网格范围,扫除管理服务盲点。
       2.科学组建团队,实现管理资源社会化。“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重点是组建好服务团队。网格划分后,根据网格内服务对象的数量、范围、特点和需求,有选择性、有针对性地配备管理和服务人员,开展组团式服务。团队成员的配备由村(社区)团干部、大学生村官、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优秀青年等组成,人数一般不少于10人,一般由所在村(社区)团支部书记任服务团队召集人。服务团队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网格内的青年进行走访,收集和处理青年所反映的问题和意见。切实发挥团队召集人在管理服务中的骨干作用,坚持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成员为网格内各团组织,做到团队召集人经常性联系服务与其他团队成员的定期联系服务相结合,各召集人要积极做好与其他团队成员的联系、沟通和协调工作,负责信息搜集及情况反馈工作。
       3.拓展服务内涵,实现管理服务人性化。“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核心是做好青年的各项工作。服务团队实行项目化运作,具体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类。一是青春励志。通过开展各类主题教育等活动,创新形式,丰富载体,潜移默化地引导青年坚定理想信念。二是青创帮扶。依托县青年创业者联盟、各地青年创业协会(俱乐部)等载体,组织开展青年创业技能培训、青年创业实践、青年小额信贷宣传等活动,支持青年创业行为,提升青年创业能力。三是青春有约。组织开展读书交流、文化讲座、文艺沙龙、科普学习、文化学习等青少年学习活动,经常性组织开展联谊交友、运动健身、娱乐游戏等健康向上的活动,着力提升青少年素质和能力。四是青春志愿。组织开展绿色环保、爱心捐助、公益宣传、留守儿童关爱、闲散青少年帮扶等公益志愿服务。五是青春建功。大力开展青年文明号、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青少年维权岗、青年岗位能手、青年技能比武等争创评选活动,弘扬时代新风,倡导青年在企业转型升级、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中坚力量作用。六是青年自建。组织开展社团组织自身建设和相关活动。鼓励青年社团组织根据各自的特点,采取单独、联合等方式,经常性地开展活动,通过兴趣和需求纽带有效地联系和服务青年。各网格统一制作联系卡,公开项目服务团队成员的姓名、技能、联系方式等内容,方便青年联系。
       4.建立信息平台,实现管理手段数字化。“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物质基础是信息化建设。围绕打造“青春互联网”的目标,各乡镇(街道)、度假区团委在认真指导各服务团队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全面掌握网格内青年的基本情况,并建立电子档案,完善服务对象的家庭成员状况、住房、计生、优抚、救助、医疗、教育等信息资料于一体的数据库,并注重信息的日常维护和更新,及时跟进服务项目,使管理服务更加人性化。网格内的团组织充分发挥核心作用,依托项目服务团队,充分运用网络新媒体技术,通过QQ群、微博等媒介铺设交流平台,覆盖青年的“生活圈”和“交际圈”,努力在网格内形成一个小的“青春互联网”,在网格间形成立体化的大的“青春互联网”。通过“网络”与“网格”多重覆盖青年,“网上”与“网下”多方位影响青年,实现青年流动不脱网、思想不离网。
      试点阶段性成果:
      以我县皈山乡为例,充分利用党政领导支持、青年团员拥护、团干推进得力等优势,率先开展各项工作,并取得阶段性成效,主要有以下三个个方面:
       1、团建覆盖更加全面。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在今年7月实现团组织初步全覆盖,经过前期走访,对2家有3名以上团员的单独建立团组织,在皈山场村区域和北山工业园区域两个青春互联网中暂不具备单独建团条件的10家企业建立两个联合团组织,实现规上企业团员青年“找到”组织。
       2、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在全乡五个行政村和北山工业园建立6个“青春互联网”,每个网格均组建1支10人以上的项目服务团队,项目服务团队主要由乡、村团干部、大学生村官、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等组成,人数一般10-20人。服务团队负责人由网格内团支部书记兼任,同时在每个“青春互联网”建立7个服务小分队。每个服务团队实现项目化运作,围绕“青春励志、青创帮扶、青春有约、青春志愿、青春建功、青年自建”等七个大类为网格内青年提供多元化、精细化、个性化的服务,每年实施服务项目10个以上。如皈山场村作为乡政府所在地,通过建立皈山乡青年创业示范基地,引导青年创业;通过争创五星级团组织,着力提升村级团组织的战斗力;通过在不符合建团条件的非公企业建立非公联合一支部、在合作社建立团组织,着力扩大团组织的覆盖率等服务项目,北山工业园组织开展青年读书会、联谊活动等各项活动,着力提升青少年素质和能力;通过争创青字号品牌,开展青字号活动,组织进行技能比武,着力推进青春建功;通过建立见习示范基地,为大学生提供见习岗位、就业岗位;通过争创五星级团组织,着力提升村级团组织的战斗力等服务项目为青年提供个性化服务。
       3、服务成效更加明显。在全乡全面推行“一个网格、一个联席会、一支服务团队、一个服务群体、一本服务菜单、一张联系卡”模式,以网格为单位,把同一网格内的村组织、两新组织团组织和各类青年社团组织,通过区域共建成立网格团建联席会。截止目前共发放网联联系卡350张,召开联席会议10次,服务团队成员上门服务65次,为5名创业青年解决了创业贷款困难;为65名低收入家庭青少年提供了扶贫帮困服务;为3名闲散青少年对接了就业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