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基层动态


基层动态
安吉团县委“坚持五原则,狠抓三大成效”,全力提升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
发稿时间:2012年8月27日 浏览次数:2629

      近年来,在县委和上级团委的正确领导下,安吉团县委紧贴中心,服务青年,坚持“工作项目化、服务到基层”理念,在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中抓住观念引领、技能提升、信息服务、资金扶持、平台创建、政策保障等关键环节,把促进青年就业创业置于团工作首要位置,为加快建设一地四区”,全力助推安吉经济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至今累计发放青年创业小额贷款卡1199张,贷款余额1.1亿元。健全创业青年联系跟踪帮扶机制,建立安吉青年创业培训学校、青年创业导师团,重点帮扶青年创业项目65个,促成导师带徒20对。组织参加创业培训1120人次,就业培训1500人次,“订单式”就业培训666人次。新建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37家,提供见习岗位175个,对接人数789人,上岗就业509人。新增优秀青年后备人才50人,开展技能比武32场。为确保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安吉团县委在全面推进青年就业创业服务工作中,坚持五大原则,并取得了阶段性的三大成效。
      一、工作原则
      1.坚持促进就业与自主创业相结合。主动与政府部门对接,出台优惠政策,支持微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鼓励规上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积极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努力增加就业岗位;鼓励青年自主创业,为青年提供资金支持、政策扶持、项目论证等“一条龙”服务,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增强青年就业能力。
      2.坚持整体推进与突出重点相结合。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团委统筹安排,层层签订工作责任状,明确职责,确保整体推进。要求各乡镇(街道)、村(社区)围绕中心工作,结合本地资源,突出重点,形成特色。
      3、坚持全面建设与项目分工相结合。各级团组织把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置于首要位置,建立“一把手”主抓、分管领导具体负责、责任科室落实的工作格局。团县委在全面推进青年就业创业总体工作的基础上,主动承接上级团委的部分工作,抓好重点优势项目,形成工作品牌;乡镇(街道)、村(社区)团组织要结合各自优势,选择承担部分项目工作,形成各乡镇相互配合、相互补充、亮点突出、协调发展的工作局面。
      4、坚持政府指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充分发挥政府部门、青年团体等“大政府”在促进青年就业创业中的指导作用,制定并利用好相关政策,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找准工作着力点,大力发展中介组织,担保公司,劳务派遣公司,广泛吸纳社会力量,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共同推进青年就业创业工作。
      5、坚持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青年就业创业设计领域广、政策性强,既要立足当前,切实解决青年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就业创业问题,以实现社会的安定和谐;又要着眼长远,总结经验,建章立制,形成政府指导、团委经办、社会参与,职责明确、齐抓共管、整体推进的长效机制。
      二、工作成效
      1.体系健全,服务青年创业职能进一步强化。一是青年创业服务平台进一步提升。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硬件成果,着力完善了“一个中心、两个基地、三级网络”为一体的创业服务平台,实现创业服务进村入户全覆盖。强化青少年工作领导小组作用,突出县委、县政府对促进全县青年创业工作统筹推进领导力度,全面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团委主牵头、部门合作、青年参与”的服务青年创业工作格局。二是青年创业机制进一步健全。全面贯彻落实《支持鼓励青年创业若干意见》,加大政策对青年创业的扶持力度;完善小额贷款机制,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和季度工作推动联报制度;强化创业青年结对工作,加大青年创业过程监管,建立青年创业风险防控预警机制,确保青年创业小额贷款管理更加规范、有效。三是青年创业环境进一步优化。联合县农信社、邮政银行,开展青年创业星级诚信创评活动,推动青年诚信贷款。开展“十佳青年创业新星”、“十佳青年岗位能手”评比,并举办五四表彰晚会,在主流媒体刊登专版,宣传青年创业典型,丰富完善青年创业项目库。
       2.模式创新,服务青年创业质量显著提高。一是青年创业小额贷款工程再深化。挖掘培育了在种养殖、农家乐经营、竹产品加工等方面的青年创业典型,完成100名创业典型的培育工作,培育形成农家乐经营、花卉苗木种植、家禽水产养殖为主的青年创业典型示范带。二是青年产业培育模式再丰富。构建了“市场+基地+项目+服务+青年”的青年产业培育模式,建立了1个农村青年创业项目孵化基地,用于培育孵化农村青年创业项目,建立了10个青年创业示范基地,并吸纳农产业大户建立10个青年创业实践基地。开展结对帮扶工作,组建了农村青年创业导师团,开展点对点的技术服务。三是探索青年创业自我运转。依托各乡镇(街道)青年创业者(人才)俱乐部,成立全县小额贷款青年创业者联盟,促进青年创业者抱团合作,实现青年创业者之间的资源有效共享,探索服务青年创业工作由团委扶持向市场引导转变,实现青年创业工作自我推动。开展优秀信贷员、优秀结对帮扶团干部、优秀创业者俱乐部等评选活动。
      3.载体深化,助推转型升级力度明显加大。一是推动“青字号”品牌入园进企。深入推进“青年文明号”和“青年岗位能手评比”向两新组织延伸,深化“青字号”创建内容,提升“青字号”创建实效,助推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品牌形象。深入开展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创建活动,促进企业安全生产,大力开展青工技能比武活动,推动青年员工提升文化素质、增强专业技能、改进岗位技术、提高生产效率,评定2011年度安吉县青年安全示范岗10个,举办青工技能比武5场次。二是强化青企协服务职能。发挥县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和培训基地作用,大力开展了“为企业送员工、为员工送技能”活动,组织实施技能培训50余场,培训专业技工2000人。发挥青企协组织优势,推出“走出去、请进来”举措,组织青企协成员外出学习,外请专家团队为青企协会员开展培训,鼓励企业创新生产技术、创新管理模式、创新营销方式,助推企业转型升级。三是发挥团组织外联优势。深化与浙大等高校团委的结对工作,加强人才对接,发挥智力优势,结合暑期大学生实践和产学研究,开展竹产业发展调研活动和竹工艺攻坚行动,推动与全国30个竹乡团委建立联系,服务竹产业转型升级。